金屬腐蝕概述
腐蝕的危害是非常巨大的。據資料報道,全世界每年生產的鋼鐵約有10%因腐蝕而變為鐵銹,大約30%的鋼鐵設備因此而損壞。這不僅浪費了材料,還往往會帶來停產、人生安全和環境污染等事故。根據世界上幾個主要工業發達國家的一些統計數字表明:這些國家由于金屬的腐蝕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約占國民生產總值的2~4%,可見數字是驚人的,損失是巨大的。天津英特節能技術有限公司生產的RT系列金屬除銹劑、防銹劑、金屬緩蝕劑、鈍化劑等,專門用于金屬的防護。
金屬腐蝕定義及分類
定義
金屬腐蝕:金屬與環境組分發生化學反應而引起的表面破壞稱為金屬腐蝕.
金屬腐蝕發生的根本原因是其熱力學上的不穩定性造成的,即金屬及其本身較其某些化合物(如氧化物,氫氧化物,鹽等)原子處于自由能較高的狀態,這種傾向在條件(動力學因素)具備時,就會發生金屬單質向化合物的轉化,即發生腐蝕。
金屬和金屬的腐蝕主要是化學或電化學作用引起的破壞,有時還同時包含機械﹑物理或生物作用。單純物理作用的破壞(如合金在液態金屬中的物理溶解)僅是少數的例子。
單純的機械破壞不屬于腐蝕的范疇.
分類
腐蝕的分類方法很多,有的按腐蝕環境分,有的按腐蝕形態分,也有的按腐蝕的現象或原因分。
1.按環境分:
<1>濕蝕:如水溶液腐蝕,大氣腐蝕,土壤腐蝕,化學藥品腐蝕等.
<2>干蝕:如高溫氧化,硫腐蝕,氫腐蝕,液態金屬腐蝕,羧基腐蝕等.
<3>微生物腐蝕:如細菌腐蝕,真菌腐蝕,硫化菌腐蝕,藻類腐蝕等.
2.按形態分:
<1>全面腐蝕(均勻腐蝕):腐蝕分部在整個金屬表面上(包括較均勻的和不均勻的)。在全面腐蝕過程中,進行金屬陽極溶解反應和物質還原反應的區域都很。ㄉ踔潦浅@微的),陰陽極區域的位置不固定,在腐蝕過程中隨機變化,結果使腐蝕分布非常均勻,危害也相對小些。
<2>局部腐蝕(非均勻腐蝕):腐蝕局限在金屬的某一部位。在局部腐蝕過程中,陰極區域和陽極區域是分開的,通常陰極區面積相對較大,陽極區面積很小,結果使腐蝕高度集中在局部位置上,腐蝕強度大,其危害性比均勻腐蝕大得多(如在化工設備的腐蝕損害中,70%是局部腐蝕造成的)。
局部腐蝕包括:
①點蝕:在點或孔穴類的小面積上的腐蝕叫點蝕。這是一種高度局部的腐蝕形態,孔有大有小,一般孔表面直徑等于或小于它的深度,小而深的孔可能使金屬板穿孔;孔蝕通常發生在表面有鈍化膜或有保護膜的金屬(如不銹鋼﹑鈦等)。
②縫隙腐蝕:金屬表面由于存在異物或結構上的原因而形成縫隙(如焊縫、鉚縫﹑墊片或沉積物下面等),縫隙的存在使得縫隙內的溶液中與腐蝕有關的物質遷移困難,由此而引起的縫隙內金屬的腐蝕,稱為縫隙腐蝕。
③晶間腐蝕:沿著合金晶界區發展的腐蝕叫間晶腐蝕。腐蝕由表面沿晶界深入內部,外表看不出跡象,但用金相顯微鏡觀察可看出晶界呈現網狀腐蝕.這種腐蝕可使金屬在表面上看不出有任何變化的情況下喪失強度,造成構件或設備的嚴重破壞.晶間腐蝕易發生在不銹鋼﹑鎳合金上。
④絲狀腐蝕:涂有透明清漆或油漆膜的金屬暴露在潮濕的大氣中時,金屬表面由于漆膜能滲透水分和空氣而發生腐蝕.腐蝕產物呈絲狀纖維網樣,這種腐蝕稱絲狀腐蝕。其產生原因是潮濕大氣的作用,其機理為氧的濃差電池作用.
⑤應力腐蝕開裂:金屬和合金在腐蝕與拉應力的同時作用下產生的破裂,稱為應力腐蝕開裂。這是一種最危險的腐蝕形態,但它只是在一定條件下才能發生:一是有一定的拉應力;二是有能引起該金屬發生應力腐蝕的介質;三是金屬本身對應力腐蝕敏感.如“奧氏體不銹鋼—氯離子”,“碳鋼-硝酸根離子”等。應力腐蝕的裂縫形態有:沿晶界發展的晶間破裂和穿越晶粒的穿晶破裂,也有二者的混合型。一般認為純金屬不會發生應力腐蝕的,含有雜質的金屬或是合金才會發生應力腐蝕.
⑥電偶腐蝕:當兩種金屬浸在腐蝕性溶液中,由于兩種金屬之間存在電位差,如相互接觸,就構成腐蝕電偶。較活潑的金屬成為陽極溶解,不活潑金屬(耐腐蝕性較高的金屬)則為陰極,腐蝕很小或完全不腐蝕。這種腐蝕稱為電偶腐蝕,或接觸腐蝕,亦稱為雙金屬腐蝕。
⑦氫脆:金屬由于吸收了原子氫而使其性質變脆的現象叫氫脆.如鋼中的Bi﹑Pb﹑S﹑As都能促進氫脆.
⑧腐蝕疲勞:高變應力和腐蝕介質的同時作用下,金屬的疲勞強度和疲勞壽命較無腐蝕作用時有所降低,這種現象叫腐蝕疲勞.任何金屬在任何介質中都有可能發生腐蝕疲勞,不要求特定的材料與介質組合.
⑨沖刷腐蝕(磨損腐蝕):當溶液流動時,溶液中含有能起研磨作用的固體顆粒破壞了金屬表面的保護膜,使保護膜被除掉的地方發生腐蝕。其破壞形貌可以是局部的,也可以是均勻的。
⑩湍流腐蝕(沖擊腐蝕):流速較快的溶液由于金屬器件或管道的幾何形狀突然變化而沖擊金屬表面產生湍流,使金屬發生破壞。
⑾氣蝕(空泡腐蝕):當金屬與液體的相對運動速度增大時,金屬表面的某些局部液體壓力下降到常溫液體蒸氣壓以下時,發生“沸騰”而產生氣泡,當氣泡破裂時產生的沖擊力使材料呈蜂窩狀損傷,這種破壞叫氣蝕。這氣泡破裂時產生的沖擊波壓力可高達4000大氣壓,可使金屬保護膜破壞,并能引起塑性形變,甚至可將金屬粒子撕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