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鏈接:
國內最大的海水淡化設備成功投運
據《產經周刊》2006年5月23日報道:來自渤海灣的海水,由黃驊港的港池通過一根內徑0.6米的取水管道,進入海水淡化預處理系統,去除污泥雜物之后,被送入淡化裝置進行處理……
2006年3月14日,渤海灣畔黃驊港——河北國華滄東發電有限責任公司,隨著清澈的淡水從閥門汩汩流出,國內單臺規模最大、技術先進的海水淡化設備成功制水。目前兩臺設備已通過滿負荷試驗,正式投入運行。單臺制水量1萬立方米/日。制成的淡水含鹽量每升小于5毫克,完全可以滿足電廠運營的用水品質及用量要求,礦化后還可以用作生活飲用水。國華滄電海水淡化的成功,為提高我國海水利用水平,加快產業化進程,優化企業用水結構,與環境和諧發展作出了可貴的嘗試。三個“之最”———我國海水淡化跨上新臺階
國華滄電海水淡化的成功,不僅解決了電廠自身的淡水問題,而且有力地推動了我國海水淡化產業的發展,同時還創造了多項“國內之最”———
規模之最。國華滄電引進法國SIDEM公司生產的日產量1萬立方米的低溫多效海水淡化設備是目前國內單臺生產規模最大的設備。按照國家《海水利用專項規劃》,到2010年,我國海水淡化能力要達到80—100萬立方米/日;河北省15—18萬立方米/日。國華滄電的一期海水淡化規模即達到2萬立方米/日,按照規劃將建設三期機組,日制水10萬立方米/日。其中有6萬立方米/日可以外供。這將在全國的海水淡化產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并為我國開發大規模的海水淡化產業起到示范作用。
技術之最。滄電采用了世界上先進、最節能的低溫多效技術,其特點是利用電廠低品質抽汽做為制水汽源,在串聯的一系列水平管降膜器內,以較低的溫度(低于70℃)將海水蒸餾,制得品質很高的淡水,可以滿足各種用戶,如鍋爐補給水、工業用水及生活用水,礦化后還可以作為生活飲用水。該技術對水質要求不苛刻,對溫度不太敏感,能源利用效率高,產品質量高,對我國海水淡化的技術研究具有很高的參考價值。水電聯產之最。作為目前國內最大的水電聯產項目,利用電廠低參數的蒸汽進行海水淡化,實現水電聯產,節約了大量的淡水資源。不僅滿足了自身的淡水需求,還具備了向周邊地區供應高品質淡水的能力,緩解了周邊地區淡水緊缺的局面。四大創新———確保水電聯產安全經濟運行
國華滄電所在的河北省黃驊港開發區是我國淡水資源嚴重短缺的地區之一,生產生活用水基本靠地下水,水資源短缺嚴重制約了當地經濟社會的發展。環渤海地區大發展需要強大的電力支撐,電廠在生產運行中需要大量的淡水。滄電的建設與發展要走怎樣的一條道路?
樹立科學的發展觀,轉變用水觀念,創新發展模式!作為新興的現代化能源企業,國華滄電決定不開采寶貴的地下淡水,不惜投入大量資金人力,采用先進的大型海水淡化裝置制取淡水,建立安全經濟的水電聯產模式,實現海水資源的高效、循環利用。
海水淡化裝置的可靠運行對國華滄電的穩定營運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作為國內家大規模引進海水淡化設備的電力企業,如何降低項目實施過程中的技術風險?擺在國華滄電面前的是大量的技術難題。困難面前,大家堅信只有堅定地走引進、消化吸收與自主創新相結合的道路,才能提高技術創新能力。為此,公司成立了海水淡化項目組,全面負責海水淡化項目的技術管理和現場施工管理,隨著項目開展,工程實施各階段的技術風險控制研究不斷深入,難題一個個被破解……
長期以來,國產60萬千瓦機組都采用凝汽式,采用抽汽式國華還是頭一家。為此,國華滄電首先對國產60萬千瓦低真空汽輪機排汽進行海水淡化大規模制水的可行性展開研究。項目組與上海汽輪機廠經過反復研究制定出最經濟的方案———在不大幅度提高海水淡化設備投資的情況下,采用四段抽汽,加大抽汽口。每臺汽機每小時額定最多可抽汽250噸,每天可提供制水5萬噸容量的蒸汽。
為保證提供滿足海水淡化裝置制水壓力的汽源,經過反復論證,項目組決定在中壓缸到低壓缸導汽管上裝設調節閥,調節汽門壓力。這在國內制造的60萬千瓦機組中是首次,項目組通過對機組的經濟性影響和對汽輪機運行安全的影響深入研究,決定改進計算機數控系統,為60萬千瓦機組低壓缸最低蒸汽通流量提供了技術保障,確保汽輪機在各種工況條件下安全穩定運行。
法國SIDEM公司設計制造的海水淡化設備,主要以生產淡水為主,要求海水淡化裝置入口具有穩定的蒸汽壓力。國華滄電海水淡化采用水電聯產方式,在電網調峰時機組負荷波動是正,F象,如果機組負荷低于75%,海水淡化裝置將不能正常工作。在項目組技術人員的配合下,SIDEM公司調整了熱壓縮噴射器的設計,大大提高了海水淡化設備對機組負荷變化的適應性,提高了海水淡化和機組運行的經濟性。
連游泳都不可以的海水是否具備淡化條件?國華滄電海水淡化水源取自黃驊港港池,這里曾是古代的黃河入?,且地處淺灘,海水中泥沙含量和懸浮物含量很高且變化性較大。國內尚沒有此類海水水質條件下的海水預處理裝置成功運行先例。為保證海水淡化設備可靠運行,項目組冒著生命危險,堅持在最嚴酷的氣候下取樣試驗,經過反復論證,一期工程海水預處理選用了一體化高效混凝沉淀設備,海水凈化處理能力為10萬噸/日,調整試驗的結果是出水水質穩定,滿足了海水淡化設備進水的要求。
與此同時,國華滄電還組織了十多項技術攻關項目,為海水淡化提供了充分的技術保證。五型企業———與環境和諧的新思維
采用圍海造陸獲得全部廠區用地,采用海水淡化獲得全部機組用淡水,建設高效電除塵設備和煙氣脫硫裝置,國華滄電在建設過程中,把對自然資源的需求和對生態環境的影響降到最低程度,以實際行動落實了神華集團建設“五型企業”的構想,即:“本質安全型、質量效益型、科技創新型、資源節約型、和諧發展型”,創造出一個與環境和諧發展、增強企業市場競爭力的新思維。
我國被聯合國列為13個貧水國之一,全國660多個城市中,有400多個城市缺水,其中108個為嚴重缺水。沿海特別是北方沿海地區是我國最缺水地區之一,形勢極為嚴峻。我國沿海工業企業與農業、生活爭水的結構性問題相當嚴重。如何樹立科學的發展觀,轉變用水觀念,創新發展模式,實施海水戰略,向海洋要資源,實現水資源可持續利用,是企業特別是沿海企業必須直面的問題。在價格杠桿作用下,選擇利用海水還是繼續用高價淡水作為工業用水,將是沿海工業企業,特別是電力、化工、石油等高用水企業必須作出的選擇。
經過40多年的發展,我國海水利用已有一定的基礎,但與發達國家比差距很大。海水淡化產業化程度低與相對較高的海水淡化成本互為因果關系。因此,未來淡水的生產,需要有創造性的解決方法,要求有效而經濟地生產并加以綜合利用。專家預測,2010年后南水北調工程向滄州等北方沿海地區供水的水價將達到9元/立方米左右。相對于沿海城市偏低的自來水價格而言,滄電現有水價格略高于天津、滄州地區城市供水價格,但從我國保護水資源政策以及城市用水價格上漲趨勢預測,滄電海水淡化站供水價格很有市場競爭力。
地球上的水資源總量,淡水只占2.5%%,海水占97.5%%。淡水就像石油一樣成為制約我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大瓶頸。海水淡化是解決我國水資源危機的重要措施之一,同時,世界性的淡水危機為缺水的沿海地區發展海水淡化產業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機遇。
海水利用是增加企業競爭力的有效措施。工業大規模利用海水淡化水作為冷卻水是我國海水利用的主力軍。大規模利用海水淡化水作為冷卻水,將會有效地降低高用水企業的用水成本,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同時,海水淡化水用于工業鍋爐除鹽水,在淡水資源緊張、水價偏高的沿海地區,也是企業降低生產成本和提高經濟效益的有效途徑。
|